2020年11月28-29日,由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各理事单位共同主办、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第14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在渝成功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应用与发展”,议程包括开幕式、学术报告会、分论坛和闭幕式。来自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期刊的近百名参会代表齐聚山城,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前沿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华荣,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祝志勇及部分学院师生参加了会议。
2020年11月28日上午,在祝志勇院长的主持下,年会在学院B401举行了开幕式。西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荣华研究员致辞,向前来参会的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了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届年会的第一场学术报告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沈开艳教授主持。西北大学白永秀教授作了题为“关于创建中国经济学的几点思考——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主线与框架结构”的报告,南京大学范从来教授作了题为“经济金融共生关系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报告,复旦大学周文教授作了题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世界意义”的报告,中国人民大学刘瑞教授作了题为‘双循环’新格局构想与企业应对之道”的报告,复旦大学高帆教授作了题为“中国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与形成路径”的报告,西南财经大学盖凯程教授作了题为“所有制、涓滴效应与共享发展——一个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郭冠清教授、四川大学张衔教授作了精彩点评。
11月28日下午,围绕“经济理论与经济思想史”、“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国家理论与宏观经济”、“贫困与收入分配”、“数字经济与企业理论”等主题,本届年会形成了六个分会场,年会入选论文作者分别就相应主题进行了汇报交流,深化了研究思路,取得了良好的研讨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年会还特设线上专场,为因疫情等原因不能亲自来会的学者提供交流的平台。
在分会场上,我院尹虹潘教授作了题为“预期的力量:国家级战略平台的人口吸引效应”的报告,利用实证模型证实了战略平台可以通过引导预期来吸引人口,并在内陆重点区域发挥更显著作用。我院张志超博士作了题为“国家自主性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国家作用”的报告,结合国家自主性理论的脉络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
年会第二场和第三场学术报告会于2020年11月29日上午召开。南开大学冯志轩副教授作了题为“马克思-斯拉法框架下全劳动生产率增速的测算”的报告;四川大学骆桢副教授基于马克思-后凯恩斯模型,分析了“古典假定下劳动收入份额对总消费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齐昊副教授借助马克思再生产理论,阐述了“长期视角下中国经济不平衡增长周期”的问题;北京大学宋磊教授作了题为“后发优势论的隐形结构及其中国意义”的报告;复旦大学彭召昌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际话语权拓展的几个突破口”的报告;华中师范大学严鹏副教授做了题为“工业文化:长波、实业精神与产业政策”的报告。厦门大学王艺明教授、清华大学李帮喜副教授、南京财经大学卢映西教授和西南财经大学李怡乐副教授分别作了精彩点评。
在学术报告会上,我院李海明教授作了题为“一个内生技术驱动的马克思经济周期模型”的报告,在内生决定的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引入了古德温实际工资增长率函数、斯科特生产扩张函数和线性劳动生产率函数,探究了资本有机构成影响经济增长、进而内生决定市场经济周期性变化的路径。我院陶勇副教授作了题为“经济结构演化与技术变迁”的报告,提出可以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经验改造新古典经济学,拓展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边界,解释技术变迁与经济发展的独特关系。
年会闭幕式由南开大学何自力教授主持。我院祝志勇教授代表本届年会承办单位致辞,祝贺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期待学界结合党和国家新的历史方位,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发展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讲好中国故事”做出更大成就。第十五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承办方西北大学吴振磊教授致辞,欢迎学界同仁于2021年齐聚西安,将年会的优良传统延续下去。最后,南开大学何自力教授作总结发言,对本届年会聚焦于政治经济学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讨表示赞赏,简要回顾和点评了大会的发言,并预祝下一届年会顺利举办。
(供稿人:刘季、方雪、杨睿、张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