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财政金融系党支部 > 工作制度 > 正文

关于落实“第二届中国金融教育发展论坛”会议精神 推进西南大学MF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1-04-14 14:37:04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一、第二届中国金融教育发展论坛会议精神

由全国金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国金融教育发展论坛”于2018616日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隆重举行,来自全国184所培养金融硕士的高校5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是“金融科技与监管改革”,会议分为主论坛和分论坛展开。会议的主要精神有:

1.金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移动金融、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新兴金融业态成为中国金融发展的亮点,成为引领世界金融变革的领头羊,中国已成为金融科技发展最快最先进的国家。

    2.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金融科技引领金融效率达幅度提升,大大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程度,丰富了金融生态,完善了金融体系,但同时也带来了新兴金融制度与法律的缺位、产生了新的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的盲区,需要总结金融科技革命带来的新兴金融发展经验,不仅要探索制度与法律供给,也要创新监管方式,推行宏观审慎监管,维护金融稳定。

3.金融科技的发展对金融业的影响十分深远。短期的影响主要是创新金融运行平台,促进金融去中介化,金融脱媒化,提高金融运行效率;长期来看可能会使实物货币消失,甚至金融中介消失,金融从有形化走向数字化。

4.金融科技的发展不仅推动了金融业的生态重构,也促进了我国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双支柱框架的运用,表现了货币政策主要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宏观审慎监管政策主要实现金融稳定目标。

5.中国金融将越来越复杂,市场风险将加大,金融风险将从单一风险或机构风险转向机构风险与市场风险并存,在双重风险时代,风险意识是金融人才的首要意识。金融风险复杂化趋势是金融科技进步带来的必然现象,但同时应深刻领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内涵。

6.金融科技对金融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金融科技推动了金融理论与实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金融人才培养的步伐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金融教育教学与金融科技推动的金融伟大变革实践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表现为金融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和供给存在严重脱节,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授课内容与金融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不相适应。

7.普惠金融成为当代金融发展的热点领域,如在扶贫金融、乡村振兴、小微企业金融、弱势群体金融中,需要大力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并需要大力培养普惠金融人才,应成为金融硕士培养的重要领域。

8.全国高校金融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主要有:

1)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内容老化,没有与时俱进地跟上金融科技、金融脱媒、契约精神、金融透明度提升等国际趋势,导致人才培养的供给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

2)一些学校招生规模小,第一志愿招录比较低,对考生的吸引力不高,学费较低,金融硕士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应当重视“如何平衡学校的共性与特色”。

3)案例教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案例开发力度不够,案例质量不高,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案例涉及的知识面单一,启发性不足。显然,属于解读性的案例教学并不属于真正的案例教学。

4)金融硕士培养的质量不高,应用性研究能力不足,尤其是理论欠缺,应用性研究工具和手段掌握很少,量化分析能力严重不足,学生注重考证书,不注重研究能力的训练和提升。金融硕士的理论教学不能轻视,不要搞成职业化的教学。

5)金融硕士培养的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导师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本流于形式,无助于金融硕士应用研究能力的培养。

6)课程教学大纲制定不够科学,知识体系不够完整,案例授课方法使用不够普遍。

7)金融硕士论文质量不够高,金融硕士论文质量控制手段和方法落后。

8. 会上,部分高校如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金融硕士培养与论文质量控制进行了经验交流。

   二、西南大学落实会议精神推进MF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方案

为了结合我校实际,全面贯彻落实第二届中国金融教育发展论坛会议精神,体现与时俱进、狠抓金融硕士教育质量、加强金融硕士品牌建设,特提出下列几条推进我校MF教育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1.适时启动金融硕士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量化投资等金融热点引入课堂,重新规划课程设置,制定一套科学的与时代需求紧密接轨的培养方案,并拿入2019年工作计划。

    2. 加强金融硕士理论基础和应用性金融研究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主文献阅读、知识竞赛等,夯实学生的金融理论基础,通过《金融统计与分析方法》的教学、课题训练、教学案例开发、论文写作等,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

3. 加强金融硕士课程建设,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PPT,加强课程开发与教学质量管理;适时召开金融硕士课程教学与论文指导专题研讨会,聘请专家组论证教学大纲,专题讨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论文指导,做到与时俱进,改进论文指导方式方法,提高论文质量。

4. 推进《农村金融与微型金融》、《证券投资与管理》、《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等特色课程建设,将农村金融与普惠金融、金融投资与风险管理作为我校金融硕士培养的重点研究方向。

5. 大力推进教学案例开发,积极推广案例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案例教学质量和水平。

6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任课教师授课技能和业务水平,加强指导教师对论文的指导培训,提高导师对应用性研究论文的指导能力。

7. 加强校外指导教师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使其功能发挥落到实处。

8. 制定《西南大学金融硕士论文质量控制基本标准与规范》,加强论文质量流程规范化管理与控制,建立论文查重、论文预答辩、论文盲评、论文答辩四环节质量控制机制,在论文盲评和答辩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制,提高金融硕士人才培养质量。

9. 稳定全日制金融硕士招生政策,加强招生宣传,提高生源质量,努力提高第一志愿招录比。

10. 在财政金融系和经济系遴选校内指导教师,建立金融硕士指导教师准入与退出机制,打破招生指标平均分配的老办法,招生指标重点向有课题训练的教师倾斜,获得全国优秀论文的指导教师增投一个招生指标,论文抽检不合格的教师将取消教师指导金融硕士的资格。

11. 加强金融硕士开放性办学水平,利用重庆市相关金融机构、校友资源等,建立金融硕士联合培养机制,积极开展与兄弟院校的经验交流与合作,推进部分课程双语教学,积极探索金融硕士培养国际化通道,提高金融硕士国际化水平。

请各位任课教师和指导教师按照本《意见》精神,认真完善课程教学大纲、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做好教学PPT,加强和推广案例教学,改进课程教学方法和学生论文指导方法,加强论文中量化分析份量,体现金融专业水准,提高论文指导质量,加强金融硕士品牌建设,最终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