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制度 > 正文
西南大学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4日 14:38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本科是大学教育的根本和核心。大学需要改变本科教育沦为大学教育神经最末端、教学和科研出现结构性断裂的现状,回归本科教育,以本为本。西南大学金融学本科专业已有60多年的研究积累和20多年的办学经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离学生满意的教育、离社会需要的一流本科教育还有一定距离。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变革,狠抓机遇,顺应学生的期盼加快推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四个回归”和“三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把培养一流人才作为根本使命,才能加快完成西大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目标。因此,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助力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特制定《西南大学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与改革实施方案》,现予以正式发布,并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一、专业发展目标

立足重庆,面向全国;市内一流,全国前茅;进入教育部“双万”建设计划

   二、专业育人理念

立德树人、德合智达、立本励公

   三、专业育人特色

立德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特色,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金融建设者和接班人。

1.“立德政”,立德树人,讲道德品行、讲政治站位、讲服务创新、有家国情怀、讲社会责任。

2.“宽口径”,综合性金融运营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3.“厚基础”,有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基础。

4.“强能力”,具有突出的金融投资分析、金融风控、金融研究写作、金融创新创业等能力,能行走中西、知行合一,能说、会写、善做、勤思、求新。

5.“重特色”,农村金融、普惠金融、金融风控、智能金融等。

四、专业发展类型

1. 普通金融学本科专业:每届培养80-90人

2. 智能金融学本科专业(逐渐发展):每届培养30-40人;2019年9月按时启动智能金融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调研、设计与论证工作。

  五、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规划

(一)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内容

凡列入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的课程,需要完成教材、教学PPT、慕课、教学案例库、习题集、试题库的集中统一开发,每门课程投入5万元,分期投资建设。

(二)精品课程建设总目录

1.金融学(王定祥)                    2.农村金融与微型金融(张林)

3.金融风险管理(谢家智)                      4.国际金融学(高云峰)

5.金融科技(王定祥)                         6.金融大数据工程技术与应用(杨斌)

7.证券投资学(沈冰)                         8.公司金融学(李沁洋)

9.保险学(邹新阳)                    10.投资学(李洁)

11.供应链金融(陈思洁)                     12.金融工程学(梁义娟)

13.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胡士华)                14.智能算法设计与区块链应用(彭欢)

15.财政学(丁忠民)

(三)金课建设目录

1.金融学(王定祥)                    2.农村金融与微型金融(张林)

3.金融风险管理(谢家智)             

(四)近期精品课程教材开发目录:每门课程前期启动投入1万元

  1.金融学(王定祥)                   2.金融科技(王定祥)    

 3.农村金融与微型金融(张林)                 4.金融大数据工程技术与应用(杨斌)

   5.供应链金融(陈思洁)                     6.金融风险管理(谢家智)

   7.智能算法设计与区块链应用(彭欢) 8.证券投资学(沈冰)

  六、专业教学研究

1. 教改项目、教改论文:以青年教师为主力,加强协同育人机制、精品课程等研究。

2. 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开发:以教授和副教授为主力。

3. 国家级优秀教学案例、精品教学资源开发:动员所有教师参与开发。

  七、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拟建设的教学团队包括平台课、专业必修课、专业特色课三类教学团队,每门选修课配备两位教师。具体课程团队建设规划见表1所示。

       表1  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课程教学团队配置计划

课程名称

学时

课程

性质

 

负责人

团队成员

1

金融学

54

平台

王定祥

     谢家智        贺红权

罗春玲   陈思洁         

3

财政学

54

丁忠民

     胡士华        

4

投资学

58

 

 

 

专业

主干

 

高云峰   王冬生

5

公司金融

63

李沁洋

     胡茜茜

6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63

胡士华

王小华   陈思洁

7

金融风险管理

54

谢家智

梁义娟        

8

国际金融学(双语)

59

高云峰

     姚爱萍

9

保险学

63

邹新阳

谢家智    

10

中央银行学

59

王定祥

邹新阳   罗春玲

11

证券投资学

63

 

李沁洋   高云峰

12

金融工程学

63

梁义娟

        

13

农村金融与微型金融

45

王定祥

邹新阳   高云峰   胡士华  谢家智  

14

金融科技

36

 

专业

特色

王定祥

陈思洁    

15

金融大数据工程技术与应用

36

 

     唐燕飞

16

智能算法设计与区块链应用

36

 

唐燕飞

17

金融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18

 

王定祥

18

供应链金融

36

陈思洁

 

19

不动产金融与投资

36

 

 

 

 

 

 

专业

选修

 

 

20

信托与租赁

36

 

罗春玲

21

理财规划

41

 

 

22

投资银行学

41

王冬生

寇顺萍

23

行为金融学

36

胡茜茜

 

24

资本运作与企业并购

41

李沁洋

陈思洁

25

金融统计分析

41

梁义娟

        

26

期货投资学

41

 

     梁义娟

27

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

36

 

罗春玲   寇顺萍

28

数理金融学

36

梁义娟

 

29

金融前沿专题讲座

18

谢家智

     高云峰   胡士华  

30

金融企业会计与实务

41

李伶俐

 

31

财务报表分析

41

胡茜茜

刘向强

     1.所有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团队每学期的教学研讨活动不少于2次,且必须有教研活动记录在案。

2.教学团队实行课程组组长负责制,承担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等工作。

3.提高团队负责人的责任心和担当能力,建立健全教学团队的考核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教学团队产出效果。

4.塑造师德师风典型,积极把金融学教学团队培育成黄大年式的教学团队,积极孵化和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其他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八、专业教学教育方式改革

1.在本科学生进行专业分流之后,集中召开一次金融专业师生见面会,邀请金融专业教师和高年级金融专业学生,给新进入金融专业的学生介绍金融专业学习目标、规划和经验。

2.小班教学制。专业必修课程一律实行“小班制教学”

3.推进课程主文献阅读制。每门课程必须指定学生一定的扩展阅读量,扩充知识面,并对学生扩展阅读部分进行分组讨论,并进行考核计分,纳入期末总评成绩,占比10%

4. 推进课程结构性计分办法。建议平时成绩占30%-50%(其中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考勤、手写作业、课程讨论(口头报告)、课外拓展阅读、实验设计等),期末考试成绩占50%-70%,各门课程根据课程性质灵活决定,但必须与教学大纲目标和要求一致。

5. 积极推进启发式案例教学。积极推行理论讲解并配合生动案例进行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有趣的知识,提高课堂信息量,增强课堂趣味性、生动性、吸引力。

6. 提升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水平。加强课件内容和形式的审查,积极举办“优秀教学课件PPT评比活动”,并设置2000/门课程的奖励基金,提高教学PPT制作质量和传播效果。

7. 加强专业课思政教育,提高育人水平。加强专业课堂有效管控,对课堂后坐现象、玩手机、扰乱课堂秩序的学生进行严格教育管理,加强批评教育,并反思教师课堂授课本身的问题,杜绝不良学风、教风的形成。

8专业平台课、必修课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内容、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

9.所有课程的期末考试和考核时,严禁任课老师给学生指划考试重点知识,严格按照考试结果公平评分,不为出国留学、保送或有特殊关系等学生开行特殊的评分绿灯,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做到成绩评定公平、公开、公正,促进学生端正学风。所有专业任课教师必须在学期上课之前向学生讲清成绩评定纪律、规程和构成。

10.对造成重大教学事故的教师实行零容忍,取消当年考核评优资格。

11.建立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机制,争取设立教学质量考核专项奖励基金,对学生反映教学效果较差的老师进行约谈,并酌情减少课程教学任务。

12.每2年举办一次“西大金融教育改革发展论坛”,聘请业内专家、学者和学生代表畅谈金融教育改革发展问题,为金融学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献计献策。

13.办好每月1次的“西大金融论坛”,为本科学生开辟专业第二课堂,聘请业界专家、学者、本专业教师讲授金融热点和前沿问题。

14下次金融本科培养方案的修订,将《供应链金融》列入专业选修课程;与时俱进地修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引导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九、专业办学国际化

1.推动《国际金融学》全英文教学,推进《投资学》双语教学。

2. 加强金融学留学生的培养管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3.推动有条件的专业平台课、专业必修课教学课件PPT双语制。

4.条件成熟时,推动创办金融学专业全英文教学国际班。

5.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模式。

   十、专业学生导师制及管理办法

1. 大二下期推行导师制,导师要在学生的学习规划、论文指导、思想政治、学习生活状态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科学引导,使他们健康成才。

2. 导师制的成败关键取决于导师,明确导师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形成科学的考核和约束机制,酬金按学院规定执行。

3. 导师制中打破按平均主义模式分配学生的原则,按照导师带领学生的质量高低、学生评价教师的高低、学生填报志愿等为依据,综合核定导师所带学生人数。对学生评价不合格的导师不分配学生。

   十一、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1. 本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必须选择“小而专”的微观领域题目,研究内容边界清晰,研究问题清楚,这类题目通常包括案例研究、调查研究、问题诊断分析报告、金融产品优化设计、金融实证研究等,论文研究内容在1.5万字左右可以说清楚,杜绝宏大的疑难问题进行选题研究。

2.本科毕业论文应积极鼓励学生深入金融实践,追踪绿色金融、供应链金融、智能金融、科技金融、产融结合、公司金融、新型金融等金融热点问题进行调研,在金融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训练学生的研究思维。

3.本科毕业论文字数不低于1.2万字,篇章结构布局类似一篇学术论文,按照学院相关规定执行。

4.本科生论文开题与答辩实行全流程管理,论文重复检测率控制在30%以内。

5.论文交叉评阅由学院统一安排,独立评价,论文不合格者按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6.论文答辩采取末位淘汰制,按照5%的比例进行淘汰,进入二次修改答辩。

   十二、专业组织参与重要大赛

积极组织本专业学生参与全国或国际性金融知识大赛,具体包括全球CFA投资分析师大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全国“中金杯”金融知识大赛、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等,对组织参赛的老师和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具体标准如下:

1 对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大赛的教师(教师团队)给予一次性2000元补贴。

2. 金融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获奖(排名前5)的,全国一等奖5000元,全国二等奖4000元,全国三等奖3000元;省级特等奖2500元,一等奖2000元,二等奖1500元,三等奖1000元。若同一成果同时获得省级奖和全国奖的,只按照全国奖的等级奖励一次;如果获奖团队排名前5中有n个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那么奖励标准为相应获奖等级标准*n/5(例如:全国一等奖前5中有3个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那么奖励3000元,有2个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就奖励2000元)。

3. 金融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中金杯”金融知识大赛和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获奖的,国家级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2000元,三等奖1000元;其他等级不予奖励。

4. 金融学专业学生参加全球CFA投资分析师获奖的,获得一等奖的奖励5000元,优秀奖的奖励2000元。

5. 如果参赛学生获奖,综合考虑赛事等级和获奖等级,对其指导教师(教师团队)予以一次性1000-5000元奖励。

6. 金融系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立项的,给予指导教师一定补贴,国家级2000元,重庆市1000元,其他等级不予补贴。

7. 如果同一个指导教师(教师团队)同一时期、同一赛事指导多个参赛队伍(参赛学生不局限于金融学专业),且多个队伍获奖的,按照获奖的最高等级奖励一次,不重复奖励。

8. 参赛的金融学专业学生(不限指导老师)和金融学专业教师(不限参赛学生)均属于奖励范畴。

9. 上述所有奖励或配套,申请者都需提供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等),且如果学院进行了相应的奖励,财政金融系不再进行重复奖励。

10. 其他未尽赛事获奖的奖励标准、有疑问的赛事奖励标准由财政金融系支委会讨论决定。

   十三、专业教师教学成果获奖奖励办法

1. 指导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学生获得校级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该论文指导教师3000元、2000元和1000元。

2. 教师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含金课)建设项目,分别予以10000元(国家级)、7000元(部级)、5000元(省级)的经费奖励。

3.教师主编教材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给予5000/本的经费奖励。

4.教学团队入选国家和省部级教学团队,分别给予10000元和5000元的团队奖励。

5. 教师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的分别予以10000元(国家级)、7000元(部级)、4000元(省级)的奖励。

6.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金融教学案例大赛获奖的,优秀案例奖和入库案例奖分别给予5000元和3000元的团队奖励。

7. 教师以西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发表教学改革论文(以教务处认定为准),CSSCI来源期刊的奖励2000元,北大核心期刊奖励1000元,其他不奖励;只奖励财政金融系教师排名第一(或学生排名第一,教师排名第二)的论文,如果同一论文多个作者同为金融系老师,只奖励一次。

8.如果教师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名师称号,分别予以10000元(国家级)、7000元(部级)、4000元(省级)的奖励。

9.上述成果如果学院有配套奖励,财政金融系不再重复奖励。如果学院没有配套奖励,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进行认定后给予相应的奖励。

10.其他教学成果的奖励标准由财政金融系党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

   十四、专业综合实验室建设

1.对西大金融综合实验室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

2.加强金融综合实验室的实验软件与数据库建设,配备标准的计量分析软件如EviewsMatlabStata等和支撑金融大数据量化分析的wind等数据库,加强学生的计量和大数据分析方法的训练。

   十五、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拟建设10-15个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产教学深度结合

已建实习基地包括:重庆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重庆分行、重庆金融发展服务中心、重庆兴农担保集团、重庆万隆融资租赁有限公司、重庆农业担保公司、重庆远见智库研究中心、重庆新宏域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北碚支行、西南大学资产管理公司、苏州意能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积极探索与重庆农商行、蚂蚁金服、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分行、西南证券和有关保险机构的深度合作。

3.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运行保障机制,构建产教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4.推动学生专业实习采取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十六、专业学科平台建设:实现教研结合

1. 西南大学普惠金融与农业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由农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更名)。

2. 西南大学智能金融与平台经济研究院,进入筹备的作业程序。

   十七、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1.强化党的建设,加强支部对师资队伍健康发展的科学领导和政治引领,提高师资队伍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强化新的使命担当。

2.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和第一标准,健全价值引领、制度激励、榜样示范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3.加快智能金融、量化金融、智能算法等领域的高层次师资人才引进,新增3-5人。

4. 不断改进新进教师传帮带机制,积极探索教学和科研团队运行新机制,提高团队建设质量和效果。

4. 加强师资的培训学习,加强教学经验的研讨,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5.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寻找教师投入教学的现实可能性。

1)尽可能把自己的研究与教学有机衔接。

2)尽可能把教学转化为持续性学术发展和积累过程。

3)尽可能把教学从“单向输出”转化为“双向激发”过程。

6.积极支持教师参加金融科技、智能金融、数字金融等国内培训和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加国内金融学界重要学术年会,包括中国金融学年会、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中国金融工程学年会等,提高教师的对外合作与交流水平。

7.加快青年英才计划,积极创造各种发展条件,支持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加快培育和储备国家级和市级教学名师、科研创新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等青年创新人才。

   十八、专业校友资源开发和校友平台建设

1. 成立校友资源开发工作小组:由张林、李 军、姚爱萍、余珊、胡茜茜负责

  2. 定期举办校友主题高峰论坛。每21次,这些主题涉及金融安全、金融科技、金融发展、普惠金融、农村金融、智能金融等。

   十九、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专业建设顾问:靳玉乐  崔延强       祝志勇  高远东  张其光

专业建设组长:王定祥   

专业建设成员:高云峰  李沁洋       姚爱萍     陈思洁  胡茜茜

1.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组:王定祥        

2.课程团队建设工作组:王定祥       李沁洋    

3.金融知识大赛工作组:高云峰   李沁洋      陈思洁  胡茜茜

4.校友资源开发工作组:         姚爱萍       胡茜茜

5.课程教学质量督导组:王定祥            李沁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