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MA/MF/MTA > 农业硕士(MA) > 新闻报道 > 正文
青蓝结对传匠心 薪火相传育桃李——农业硕士中心开展校外导师进校园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4日 10:57   作者:李毅   责任编辑:高远东   审核人:杨丹   浏览次数:

为助力硕士研究合理规划学业与职业发展2024年12月28日,经济管理学院邀请重庆赛迪益农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冶赛迪乡村振兴事业本部总经理、中国中冶美丽乡村与智慧城市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农业专硕校外导师石小波走进校园,与硕士研究展开深入交流。农林经济管理系主任孔立副教授、农业硕士(MA)中心主任尹朝静副教授、农林经济管理系刘贞教授出席了本次活动。

石小波结合自身丰富的学习与实践经验,围绕毕业论文写作与职业发展规划,为与会研究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与指导。


毕业论文:立足实践,注重创新

在谈及毕业论文写作时,石小波强调,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应注重实践意义,避免空泛的理论探讨。他鼓励同学们深入实践,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一手资料,确保论文内容与实际紧密结合。他建议确定选题后可以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表,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目标,避免因时间仓促而影响论文质量。

在论文写作的具体方法上,石小波指出,题目应突出研究重点,并明确研究视角(如政府、企业、农户等)。他建议同学们在论文背景部分紧密结合现有政策和现实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研究问题。同时,石小波导师特别强调论文的创新性,鼓励同学们深入挖掘自己的研究亮点,并通过细节丰富、数据完整的案例支撑论点,为论文增添深度与广度。


职业规划:明确目标,脚踏实地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硕士研究生,石小波结合自身职业发展经验,建议同学们尽早明确短期和长期职业目标,并根据个人兴趣和专业背景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可直接就业、考公或继续深造。他强调,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注重提升综合素质,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需求。

石小波鼓励同学们积极寻找实习机会,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了解行业动态和工作本质;在实习过程中主动与前辈交流,获得工作经验、改变思维方式,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并为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会结束后,与会硕士研究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此次座谈是经济管理学院加强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后,学院将继续为农业硕士研究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

(供稿:文思思 陆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