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7日 23:13   作者:高静、吴梦云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10月25日至27日,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商贸学院、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联合承办。大会以“面向‘十五五’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政府部门的60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山城,共商新时代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方向。

(开幕式后合影照片)

10月26日上午,开幕式在重庆两江假日云顶酒店会议中心举行,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姜国杰、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叶玉江、西南大学党委书记张卫国、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李春奎等嘉宾出席开幕式,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原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主持开幕式。

大会主旨报告环节分为10月26日上午与10月27日上午两场,邀请了国内农业经济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核心议题进行分享交流,报告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指导性,引发全场热烈反响。

(温涛主持照片)

10月26日上午,学会副会长、重庆工商大学校长温涛主持主旨报告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农科院原党组书记陈萌山,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司长王宾,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黄季焜,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赵阳,分别围绕“粮食产业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种植业生产力区域布局”“深化农村改革”作主旨报告。主旨报告会后,同步召开了第十一届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分会场照片)

(分会场照片)

(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家论坛照片)

10月26日至27日,本次研讨会同步推进多场专题交流活动,内容丰富、成果务实。10月26日下午,参会代表围绕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转型、农户行为与家庭决策、产业组织与共同富裕、区域发展与乡村振兴、数字赋能与乡村发展、政策评估与乡村治理、山地农业、品牌农业8个主题深入研讨交流,同期还举办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修订研讨会以及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论坛;10月27日上午,“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家论坛”顺利举办,由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吕捷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围绕“金融赋能农业”“数字农业”“农村要素市场配置”等主题作报告并互动。与会代表在各场活动中围绕论文报告深入探讨,就农业新质生产力、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等前沿问题充分交换意见,既集中展现我国农业经济研究的最新成果,也生动彰显青年学者的学术活力与创新思维。

(主旨报告照片)

10月27日上午,本次研讨会的第二场主旨报告会如期召开,由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辛贤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罗必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程国强教授、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朱晶教授、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杨丹教授先后作主旨报告,分别从城乡融合和乡村系统重构、农业新质生产力、全球农产品贸易、农产品贸易多元化与粮食供应链韧性、绿色低碳农业高质量发展五个方面深入探讨了乡村全面振兴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度启发。

(陈晓华总结照片)

会议闭幕式上,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原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作总结讲话。他对参会专家的智力支持、参会代表的积极交流及承办单位的细致服务表示诚挚感谢,并强调,本次研讨会恰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体与会者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主动扛起农业强国建设的责任使命,切实推动研讨会成果转化为服务“三农”发展的实际动能。

(闭幕式照片)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经济领域理论创新与实践经验转化,更为重庆乃至全国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智力支撑,为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新的智慧活力。至此,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