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交流合作 > 校友之家 > 校友动态 > 正文
校友系列讲座之一︱罗必良:南北经济差异:一个解释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6日 11:03   作者:邓小力   责任编辑:黄庆华   审核人:卢跃进   浏览次数:

 2025年6月4日,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级人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知名校友罗必良教授应学院邀请,在B201报告厅围绕“南北经济差异:一个解释”主题作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院长杨丹教授主持,学校90余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罗必良教授的讲座开启了学院校友系列讲座的新篇章。

 罗必良从托尔汉姆的“稻米理论”和“格雷夫假说”出发,基于中国呈现“南强北弱”发展态势的现实情况,阐述了与“格雷夫假说”相对照,由“稻米理论”所揭示的中国南北文化性质与其所表现出的经济绩效,构成了理论与事实的重要偏差,形成“Talhelm悖论”,由此引发重要思考。他指出,“稻米理论”忽略的重要“遗漏变量”是水源的竞争,并基于事实与推论对“稻米理论”所阐释的文化含义进行修正。他结合南方稻作村落具有“对内合作、对外竞争”的双重文化基因,进而提出“南方稻作村的双重文化特征塑造了特殊的企业性质”的猜想,既有对特殊文化根源的基本判断,又解释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南北区域发展的“大分异”。

 现场师生就“科学问题的提出”“研究思考的过程”和“采集数据的分析”等方面,与罗必良进行了深入地交流。杨丹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她指出,罗必良教授以深厚的理论知识、严谨的逻辑演进,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南北经济差异的重要原因,对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缩小南北差距起到了推动作用,让学院师生对南北经济差距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开阔了大家的学术研究视野。

 讲座开始前,西南大学校友总会副会长、经济管理学院校友分会会长丁忠民教授和学院院长杨丹教授共同为罗必良教授颁发了学院校友会顾问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