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学院农村发展专业研究生姚博、康益新和柴依林,怀着专业实践的热情,报名参加了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组织的2025年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项目(CHFS)。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调研中,他们奔赴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的样本点,深入基层收集家庭金融微观数据,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实践中加深对城乡中国的认识。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是西南财经大学于2009年发起的全国性抽样调查项目,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国性入户追踪调查。该项目旨在收集有关家庭金融微观层次的相关信息,截至2023年,CHFS已完成七轮数据采集,构建了包含40011户家庭的微观数据库,覆盖全国29个省份的355个区县,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非官方家庭资产类抽样调查项目之一。
作为一项采用分层三阶段等比例抽样方法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CHFS对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数据质量的准确性有着极高要求。7月7日至12日,姚博、康益新和柴依林与来自全国的1200多名实地访问员一起,在西南财经大学接受了为期6天的系统培训,涵盖问卷结构、调研方法与沟通技巧等多个方面。培训期间,三位同学深入学习调查规范,掌握了标准化访问流程和技巧。培训结束后,队员们被分组派往各地样本点。康益新和柴依林所在的小组前往青海进行调查工作,而姚博则带队前往甘肃兰州、酒泉和宁夏银川等地展开调研。
调查团队采用入户面访形式,走进城乡家庭,耐心解释调查目的,细致询问家庭状况,面对受访者的疑虑和时间压力,队员们以专业态度和真诚沟通赢得信任,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康益新和柴依林在青海经历了高原气候的考验,收获了独特的体验。“虽然条件艰苦,但当地居民的热情和支持让我们备受感动”康益新说,“这次经历让我们对西部地区的发展现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返回校园后,三位同学分享了各自的收获与成长。姚博表示:“这次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专业能力,也提升了组织协调和团队管理能力。基层治理调查让我认识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仅需要产业经济支撑,也需要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康益新深有感触地说:“在青海的调查工作,让我们真切观察到了城乡区域发展的现实状况。我们亲眼看到了不同家庭在金融资源获取上的差距,这对我们农村发展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最直观的教学案例。”柴依林谈到:“这次实践让我们真正理解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高原上的每一户访问,都让我们对学术研究有了新的思考,对农村发展有了更深的使命感。”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育人理念,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院鼓励学生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通过参与国家级大型调查项目,学生们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还增强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学院持续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依托学校农科优势和经济管理学科特色,引导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致力于培养“一懂两爱”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姚博、康益新和柴依林的调查之旅虽然结束,但他们的专业成长才刚刚开始。这段宝贵的经历将成为他们未来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的坚实积淀。让我们期待这些从田野中走来的学子,将实践收获转化为研究动力,为中国农村发展研究贡献智慧与力量。
(撰稿: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