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学术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正文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5年品牌农业专委会论坛在重庆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 09:53   作者:尹朝静、王昭君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10月25日至27日,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商贸学院、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联合承办。会议期间同步举办了多场分论坛,内容丰富、成果务实。

(品牌农业分论坛)

10月26日下午,品牌农业专业委员会论坛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品牌农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素波教授主持。会议上半场由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首席专家黄祖辉教授、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章政教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长李翠霞教授分别做特邀报告。下半场由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余志刚教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农业农村发展学院郭震教授、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赵明正副教授作为评议人,对五位主旨汇报人进行论文点评与交流。

(黄祖辉教授)

黄祖辉以“乡村组团式发展和品牌化经营”为题,提出乡村组团式发展、品牌发展能够促进乡村村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强调打造区域共用性品牌,重视打造品牌的经济效用、文化效应和制度效应。

(章政教授)

李翠霞教授)

章政从品牌、质量、信用的角度阐述了在品牌发展过程中三者的逻辑与度量,认为质量决定品牌高度,同时信用手段促使质量向品牌塑造转化,为中国农业品牌出海面临的信任壁垒提供治理工具和理论支撑。李翠霞从战略布局、路径选择、案例分享、风险挑战和突破创新五个方面阐述了品牌农业发展的康养文旅产业集群之路,提出通过主体协同与要素融合构建可持续产业集群生态。

(评议专家与主旨汇报人)

论坛下半场东北农业大学姜冰教授、杨辉副教授分别围绕“定制农业:从供给端优化到需求端响应的发展逻辑与实践探索”“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能否有效促农增收?——基于黑龙江省地级市数据的实证研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陈思副教授围绕“品牌农业引领乡村产业升级的逻辑基础与实践路径”、沈阳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黄思恩围绕“产品标签能否带来地理标志产品价值增值?——基于辽宁省盘锦河蟹消费者偏好的实证研究”、吉林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马皓楠围绕“消费者对区域公用品牌农产品的偏好和支付意愿研究——以人参为例”做主旨报告,三位评议专家对各位汇报学者做出了精彩点评。本次论坛聚焦品牌农业发展的关键需求与现实难题,拓展了未来研究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不仅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学习和交流平台,也为品牌农业高质量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