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学术 > 科研动态 > 学术会议 > 正文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5年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家论坛在重庆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3日 09:59   作者:程昊天   责任编辑:本站编辑   浏览次数:

10月25日至27日,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在重庆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南大学商贸学院、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联合承办。会议期间同步举办了多场分论坛,内容丰富、成果务实。

10月27日上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青年学者专场暨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家论坛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西南大学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主办。西南财经大学经济与管理研究院教授陈晓光,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草经贸研究院院长程宝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韩昕儒,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杨三思,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副教授朱炯,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许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唐建军,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成,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剑等5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吕捷主持本次论坛。


特邀报告嘉宾

陈晓光、程宝栋、韩昕儒围绕论坛主题,作特邀报告。

陈晓光以“金融赋能农业:农户应对空气污染的新路径”为题,指出臭氧污染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值与收入造成负面影响,普惠金融有助于降低其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提出从气候污染视角推动农业转型。程宝栋以“壮大林业产业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为题,回顾了中国林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指出当前森林资源量增质不高、木材对外依存度高等问题,强调要深化推动林业产业结构。韩昕儒围绕“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动态需求弹性的中国居民膳食结构预测”,通过机器学习和中国农业产业模型进行预测,发现传统模型可能高估主要粮食食用需求,建议要加强基础数据工作与推动中国农业-食物系统模型联盟建设。

(主旨报告及特约评论员)

杨三思、朱炯分别围绕“数字技术助推与传统经验阻滞:智慧农业对农户灌溉行为的影响机制”“农村要素市场配置及其福利效应的一点思考”作主旨报告。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许庆担任特约评论员,点评主旨报告。

在智慧的碰撞中,论坛圆满结束。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家论坛作为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度重要学术活动,已成为培养优秀青年农经学者、推动农业经济研究与实践融合的重要平台。